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已被國務院批準為中國2022年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申遺相關文本已經送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位于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的景邁山是著名的“六大”普洱茶山之一,山上生長著目前世界上所發現的保存比較完整的千年萬畝栽培型古茶林。千百年來,世代生活在這里的各民族與茶相生相伴,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遺產區包含了景邁山古茶園、古村落最為集中的區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總面積177公里,涉及15個村落。
景邁山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沒有嚴寒酷暑,只分干濕兩季,年平均氣溫18℃。15個傳統村落散落在片片綠色之中,保持著傳統、原始與神秘。這里沒有太多現代化的商業氣息,雖然也有游客的到訪,但景邁山的村民們依然保持著村村種茶、家家采茶、戶戶制茶的生活狀態。
遺產區面積72平方公里,緩沖區面積105平方公里。遺產區內主要居住著布朗族和傣族2個世居民族,至今仍然保存著語言、風俗、節慶、祭祀等民族文化傳統。
國內外專家學者稱景邁山古茶林是“人類茶文化史上的奇跡”“世界茶文化歷史自然博物館”“茶葉天然林下種植方式的起源地”“人類農耕文明的奇觀”
2012年9月,普洱古茶園和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HS)保護試點;同年11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3年5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隨著電影《一點就到家》的熱映這座位于云南西南邊陲的山脈被更多人知曉千百年來的神秘和淳樸為景邁山留下了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
茶葉、咖啡成了讓村民過上好日子的“黃金果實”人們第一次為一座古茶山申遺,它就是景邁山。由于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寒冷氣流,景邁山所處的中國西南山地的山茶科植物在第四紀冰川中得以幸存,成為世界栽培型茶樹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