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自由行攻略到云南臨滄旅游必去的7大景點,你去游玩過幾個?最愛哪個景點?
臨滄這個美麗神秘的地方有些什么景點呢?今天就跟隨臨滄當地旅游地接、臨滄拓展旅游策劃公司,臨滄汽車試乘試駕線路推薦策劃公司小編一起來看看臨滄旅游小眾景點必去的地方吧!臨滄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瀾滄江畔,以瀕臨瀾滄江而得名。臨滄是中國佤文化的薈萃之地,是世界種茶的原生地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核桃之鄉。復雜的地形和豐富的植被為這片土地增添了許多美麗的自然風光。臨滄大雪山、五老山森林公園、佤山風景名勝區等,是臨滄最為出名的旅游景區。今天波仔就跟大家分享去云南臨滄旅游必去的7大景點。你去過幾處景點?最愛哪個景點?
臨滄旅游
臨滄大雪山自然保護區位于瀾滄江中游,漫灣電站附近大朝山電站西岸的臨滄境內,緊靠214國道,臨滄邦東公路直達景區腹地,在臨滄市東面,瀾滄江西岸,臨翔區城東北,直線距離19千米。景區由大雪山的雪山洞、主峰石、杜鵑林、桫欏群、黃草壩等18個景點組成。保護區最高海拔為主峰大雪山峰巔,高3429.6米,最低海拔在保護區邊沿為1620米,相對高差1809.6米,由于高差大,河流切割形成了地形破碎峽谷縱橫的自然地貌。
臨滄大雪山保護區南臨北回歸線,氣候屬我國氣候帶劃分的亞熱帶,但因受控于孟加拉灣西南暖濕氣流,氣溫值相屬于北亞熱帶和南濕帶,即溫涼氣候。年平均氣溫7~14℃。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帶,冬春兩季有三四月的積雪過程,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月間,主峰一帶積雪覆蓋,白雪皚皚。
滄源崖畫位于臨滄市滄源縣勐來鄉崖畫寨,滄源崖畫歷史悠久,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崖畫之一。目前發現的崖畫群共15處,古崖畫生動形象地展現了佤族遠古先民狩獵、放牧、村落、戰爭、舞蹈、雜技及宗教祭祀等活動,其內容豐富,構圖簡練,粗獷豪放,人物和動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獨具風格,形象地展現了遠古先民的生活場景。對研究古代民族歷史、宗教、文化、藝術等具有重要的價值。
滄源崖畫是產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崖畫分布大多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崖畫內容豐富多彩,涉及了原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多為狩獵、舞蹈、戰爭、采集、放牧、建筑和宗教祭祀等活動。人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有人物、動物、房屋、道路、山洞、樹木、太陽、舟船等造型,可謂是云南各民族原始社會的百科全書。
勐董景區位于臨滄市滄源縣佤山風景名勝區,以秀麗的勐董壩為中心,四周群山環繞,有廣允緬寺、芒法白塔、抗英紀念碑、佤族風情度假村等景點。廣允緬寺位于滄源縣勐董鎮大街北側,俗稱“學堂緬寺”,建于清道光年間。寺院占地2200平方米,由大殿和寺門組成,系三重檐與四方閣組合的建筑。亭閣前雕有盤龍繞柱,大殿內的墻壁上繪有十幅精美的壁畫,內容為佛教故事和風景畫。勐董景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勐董景區位于臨滄市滄源縣佤山風景名勝區,以秀麗的勐董壩為中心,四周群山環繞,有廣允緬寺、芒法白塔、抗英紀念碑、佤族風情度假村等景點。廣允緬寺位于滄源縣勐董鎮大街北側,俗稱“學堂緬寺”,建于清道光年間。寺院占地2200平方米,由大殿和寺門組成,系三重檐與四方閣組合的建筑。亭閣前雕有盤龍繞柱,大殿內的墻壁上繪有十幅精美的壁畫,內容為佛教故事和風景畫。勐董景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滄旅游
魯史古鎮位于臨滄市鳳慶縣東北部瀾滄江和黑惠江之間,魯史,原稱阿魯司,歷史上由土著民族語演化而成,這里曾一度成為滇緬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號稱“茶馬古道第一鎮”。是當時通往昆明、麗江、西藏,到印度、緬甸的重要驛站。魯史古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滇西片區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其民居建筑風格受大理白族文化及江浙一帶的影響,具有典型的南詔建筑風格。
臨滄旅游
臨滄旅游
魯史古鎮全鎮以“三街(上平街、下平街、樓梯街)、七巷(曾家巷、黃家巷、十字巷、駱家巷、魁閣巷、董家巷、楊家巷)、—廣場(又稱四方街)”為中心,呈圓形分布。魯史至今還保存著一段烙滿馬踴印的青石板道,三米多寬的路道由東向西把古鎮一分為二。民居以—顆印狀的四合院和一正、一廂、一照壁式的三合院為主,形成“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的獨特風格。臨街和靠路的墻體還請文化人或者自己親自提筆作畫題詩,以示高雅。
孟定洞景佛寺位于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洞景寨,它的建筑結構及陳設屬南傳上座部佛教山林派,因埋藏釋迦牟尼舍利子而聞名東南亞。大殿內有釋迦牟尼金色大佛1尊及彌勒睡佛22尊,神采各異。據洞景佛寺史載,釋迦牟尼圓寂后,起尸焚而得晶骨,即舍利子晶骨分為八份傳遍各地,具有超乘公德的佛力,即以普度眾生。釋迦牟尼舍利子一部分傳入孟定并埋藏于洞景佛寺內。
臨滄旅游
耿馬總佛寺位于臨滄市耿馬縣耿馬城郊,傣語洼細利專勐,屬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寺院,由清代乾隆年間耿馬宣撫司主持修建,是耿馬土司及其親屬拜佛的場所,又稱官緬寺。每逢重大節日和重要宗教活動,這里人潮如織,非常熱鬧,善男信女們帶著鮮花、蠟條、米花前來拜佛。傣歷新年到來時,傣家人要揭去佛像佛良,用香水沐浴佛像。傣家卜少卜冒邀約結伴到山上采擷鮮花,到河邊盛起潔凈的細沙,舉行隆重的堆花、堆沙活動。
耿馬總佛寺包括大殿、過廳、戒堂、塔、僧舍、庭院、圍墻、寺門等部分。大殿主體為磚木結構,殿內有兩排平行的巨大木柱做主要支撐,巨柱外兩側又承接副梁,形成扁廈。中堂與偏廈組合為三重檐建筑,上蓋青灰瓦。殿高約30米,寬15米,長27米。左右走廊寬約3米,走廊外有一道1.5米高的矮墻環繞。殿內西端的釋迦牟尼佛像后還供列八尊泥塑像。大殿東端正門外增設一過廳,廳內豎兩棵6米左右高的磚柱和6棵巨型木柱做支撐,地面鋪青磚,顯得古樸非凡。
永德大雪山風景區位于臨滄市永德縣大雪山鄉境內,是一個較為封閉的低緯度高海拔原始林區。景區內地形多變,地勢險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懸崖壁立,洞穴密布,植被繁紛,類型錯綜,動植物種類豐富,垂直自然景觀明顯。景區的主要景點和景觀有雪山河、老君殿、黑尖山、仙人洞、黃草壩、主峰石、杜鵑林、鼓墩山、蜜蜂村、瀑布、搭險石等。
永德大雪山風景區位于臨滄市永德縣大雪山鄉境內,是一個較為封閉的低緯度高海拔原始林區。景區內地形多變,地勢險峻,箐深林密,溪流湍急,懸崖壁立,洞穴密布,植被繁紛,類型錯綜,動植物種類豐富,垂直自然景觀明顯。景區的主要景點和景觀有雪山河、老君殿、黑尖山、仙人洞、黃草壩、主峰石、杜鵑林、鼓墩山、蜜蜂村、瀑布、搭險石等。
臨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