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德縣章太村的三株木蘭是1億年前白堊紀古木蘭的子遺,而木蘭被研究證明正是茶樹的始祖。快跟隨臨滄會展策劃小編去永德尋找茶樹的祖先吧!
作家阿城在《樹王》里描寫知識青年下鄉要砍樹王,當地人有畏懼、糾結和制止。直到今天,去臨滄任何一個山村,別說砍樹王,就算有人要走進作為童樹的古老大樹或童林中,村民們依舊會表現得情緒復雜,外人難以理解。但若對這種原始信仰有所了解,便會好奇、理解,然后尊重。
大約1億年前,地球還處在侏羅紀時代向白堊紀時代過渡,與此相應的是,地球植被從以裸子植物為主導,轉而開始出現更高級的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另一個比較好理解的稱呼是“有花植物”,而木本有花植物中,最為原始古老的便是木蘭目植物。因此,白堊紀時期便已經出現的木蘭目植物被認為是被子植物的始祖。
除了植物學家,地質學家根據化石實物研究,結合古地理、古氣候,也得到了支持上述觀點的推論。云南地質學家何昌祥在研究云南出土的木蘭化石后,提出了木蘭是茶樹的始祖。
云南發現的古木蘭化石都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又多出于海拔900米到1000多米的區域,可謂橫向縱向都與野生茶樹的分布區域重疊。其次,回溯這片區域的古地理和古氣候,都處在一種有利于以木蘭為主的被子植物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甚至,多冰川活動的新生代第四紀都沒有侵襲到這一區域。因而才有大量的古動物、古植物子遺在此得以保存,甚至繼續生存繁衍到今天。
三棵中華木蘭所處的章太村是一個俐侎人村寨。俐侎人這個屬于彝族的極少數族群,縱然神秘獨特,但與臨滄其他少數民族一樣,他們也有對竜林神樹的原始崇拜。不同的是,他們對所祭拜的樹林稱“色林”而非童林,祭司稱為“朵希”而非竜頭。
線路組織:市府臨滄—大崇箐萬畝堅果園—南景河景區(忙蚌旅游村)—曼來古茶園—萬丈巖瀑布—云茶之邦莊園—戶婆旅游村(大勐婆田園風光)—滇緬鐵路遺址園—軍撈歇馬場旅游村(大紅山堅咖產業園)—稅房壩子社旅游村—戶威舊寨旅游村—芒果百科園—忙石寨傣族風情園—鳴鳳山古茶園—戎氏永德茶文化莊園—縣城德黨。
線路特色攻略:
第一天:8:00市府臨滄早餐后進入永德,沿途觀大棕箐萬畝堅果園;10:00到達南景河景區(忙蚌旅游村),體驗傣族風情、農耕文化、滇雪激漂、水果采摘,觀水產養殖園;12:00在忙蚌旅游村內農家品嘗特色美食;13:00到達曼來古茶園,游古茶山品雪山古茶、賞萬丈巖瀑布;15:00到云茶之邦莊園,游莊園、體驗手工制茶;17:00到達戶婆旅游村,觀戶婆大橋、大勐婆田園風光,體驗農耕文化;18:30到滇緬鐵路遺址園,觀歷史文化遺址,游河谷景觀,19:00在滇緬鐵路遺址園品嘗堅咖美食,飯后體驗溫泉養生,購地方農特產品,參加俐侎篝火晚會,入住遺址園溫泉半山酒店。
推薦住宿:滇緬鐵路遺址園溫泉半山酒店(268元)
交通路況:線路全程為二級、三級、四級路面,旅游大巴均可通行。
推薦美食:俐侎烤全羊、俐侎頭人宴、堅果宴、永德小炒、永德涼雞、勐汞鹵肉、堅果麥餅、堅果羹、酸面肉、小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