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羊湯鍋,以彝家全羊湯鍋為代表,選肥壯的黑山羊,宰殺后褪毛,開膛洗凈內臟,用火燎去羊頭、腳皮毛,在炭火上烤黃后,用錘擊碎內骨,最后連羊血、肚雜、羊肉全部切塊一鍋煮。香味溢出,移至小火上慢燉,越煮越香。全羊湯鍋必須得帶皮,有羊頭、羊腳,味道才好。煮時除放鹽外,不放其他佐料,食用時再佐以花椒、辣椒面、芫荽、薄荷。全羊湯鍋湯白、味濃、無膻味。
在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中,要數(shù)彝族和羊的淵源最深,滇西、滇西北、滇東有彝族的地方吃羊之風尤盛,彝家人最擅做羊。彝家山寨,逢節(jié)日集會或是趕山街,都有全羊湯鍋上市。趕街的在食攤旁,就一碗羊湯鍋,吃上一塊蕎粑粑,再來上二兩苞谷酒,是很愜意的事。
臨滄一些邊遠山街至今仍保留著趕街吃羊肉的習俗。賣羊湯鍋的人,趕著羊提前一天來到街上,在地上挖一坑,壘上石頭,支上大鐵鍋,將羊宰殺、洗凈后,砍塊扔進大鍋煮一晚上,第二天,趕街的人們就可吃到美味的羊湯鍋了。因露天,風沙大,當?shù)厝藨蚍Q為“風吹羊肉”。
臨滄的羊肉吃法很多:砂鍋羊肉、羊肉火鍋、手把羊肉、俐侎人的烤全羊……但最原始、樸素、本真的吃法,還就是流行于各地鄉(xiāng)野間的這一碗羊湯鍋了。
湯鍋,除了羊肉還有牛肉、毛驢等湯鍋。煮湯鍋選用肥瘦適中的牛、驢,除牛剝皮外,其他均帶皮連骨剁成小方塊狀,與肚雜用大鐵鍋混煮,烈火煮到剛剛熟,舀出,就一碗用蔥花、辣椒、花椒、薄荷、芹菜等做成的蘸料吃,另外,可專門選用頭、腳做湯鍋原料,又別有一番風味。湯鍋是山街上好友相聚的首選菜肴。
來源:恒春臨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