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地方因瀕臨瀾滄江而得名,那就是臨滄。臨滄地處北回歸線和太平洋與印度洋兩大水系地理分水線的十字路口,北回歸線穿境而過,“太陽在這兒轉身”,“兩洋在這兒分水”,臨滄有著恒溫的氣候,是避暑避寒雙宜城市。
拂曉,當第一縷陽光刺破濃霧,臨滄的一天也就伴隨著清風和鳥鳴慢慢蘇醒。一年間,這里有360天白云柔軟,滿城陽光,閉眼聽微風,仰臉沐朝陽,這里每立方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普遍達到“治療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養胃、洗肺、好睡”深呼吸之城。推窗是碧空如洗的臨滄藍,夏風習習,纖云不染;遠眺是火熱建設中的中緬印度洋新通道,一城連中緬,雙肩挑兩洋。推窗向洋,是臨滄跨山越海的氣魄。
“有一種溫度叫臨滄。”這是省政協委員、臨滄市政協常委、臨滄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立琛心目中臨滄的樣子。閑坐在翁丁古寨的茅草屋前,看著云展云舒,王立琛誠摯向記者推介道:“在詩禮您可以遇見18℃的古墨,坐在磨坊下,小溪清澈,從頭到腳都是久違的涼爽。沿著滇西茶馬古道,魯史古鎮吹來20℃的風,這是徐霞客筆下的‘阿祿司’。勐來大峽谷千年的滄源崖畫刻畫著古人25℃的深情呼喚。抬起相機的一瞬間,翁丁轉角撞見的佤族少女是30℃的心動。”
什么是臨滄煙火人間的詩意?是迷人的民族文化,壯麗的自然風景,還是美味的特色美食?臨滄市政協委員郭愛珠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這里,傣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數民族保留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習俗,游客可以盡情漫步少數民族的傳統村落,聆聽當地人講述少數民族歷史,欣賞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感受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讓旅行充滿臨滄的溫度,充滿煙火人間的詩意。”
“半城青山滿城陽光,溫度臨滄細嗅茶香。”郭愛珠誠摯邀約各地游客到臨滄來感受多元的民族文化,欣賞大自然的壯麗,品嘗美味的特色美食,一起感受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有一種溫度叫臨滄。
轉載至恒春臨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