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鎖青山,雞鳴報曉。
苔痕上階,原野落水。
世上叫小落水的村子很多,
在云端的石板村小落水僅此一個……
氤氳起洞壑,度徑帶煙浮。云遮霧繞使得山里的陽光些許短暫,站在村口高地一眼望去,時光仿佛凝滯,石板房百余年來從未變過,淺黃色的石墻,深褐色的木架,上面蓋著青灰色石頂,呈現出一字、二字或開口式院落布局。遠處升起一縷炊煙,是人間煙火,也是遠離俗世的仙境。
舊保留著闊時節、火把節等民族傳統節日,同時傳習著打陀螺、賽弩會等民俗。
蜿蜒至山后的是一條茶馬古道,在人力和馬蹄的經年踩踏下,石板油光發亮,凹凸不平,馬幫運輸茶葉和生活用品穿梭于村寨之間,勾連著山里和山外的世界。古道深處,有幾處戰場遺址和一座紀念碑,中國人民解放軍為平叛國民黨反共救國軍殘匪,在這里展開過激烈斗爭,先后有48名烈士長眠于此,小落水由此成為鎮康縣重要的紅色革命教育基地。
深藏云端的石板村小落水古樹多、溶洞多、石頭多。全村農戶45戶,206人,以傳統的種植養殖為業,大青菜、古樹茶、生態黑豬、野生蜂蜜都是當地特產,這些品質優良、有口皆碑的物產既得益于村民相對傳統的耕作模式,更源自良好的生態環境。
轉載至恒春臨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