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作為云南新興旅游目的地,以四季恒春的氣候品質、激情火熱的佤族風情、深厚博大的茶葉情懷、和諧原生的人文環境構筑了“世界佤鄉·天下茶尊·恒春之都·大美臨滄”城市品牌。
云南臨滄市歌舞非遺美食展演團受緬甸宗教事務與文化部、仰光中國文化中心特邀赴緬甸參加2019年中緬“天涯共此時”系列文化活動,以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別具風味的特色美食在活動中刮起最炫“臨滄風”。
甩發舞是高山族原始舞蹈的遺存形式,記載多談表演形式,起源卻未見提及,我們從國內外有關習俗中尋找到線索。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西盟地區的佤族仍在存放骷髏的"木鼓房"前進行歌舞祭祀活動。
臨滄崖畫谷位于臨滄地區滄源縣以北勐來鄉,因3500多年歷史的古崖畫而聞名。目前所發現的崖畫共11處,生動的展現了佤族先民狩獵放牧舞蹈祭祀等活動場面,內容豐富,結構簡練,獨具一格。
今天我們帶大家領略了臨滄的自然風光之美和悠久的種茶歷史,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秘境臨滄的民風民俗,一探臨滄最原生態的古村落。發現美,從這里開始。
俐侎人(Li mi people)是云南省臨滄市永德縣一支神秘古老的民族,他們居住在大山深處,屬彝族分支,整個族群只有26000多人。 大部分聚居在臨滄市永德縣境內,也有少量分在其它地區。永德縣分布在烏木龍彝族鄉、亞練鄉、大雪山鄉等地,是云南省獨有的一個族群。長期居住在高山的俐侎人,性格溫婉含蓄,造就了其獨具魅力的特色,他們至今仍然保留古老的生產生活方式,傳承著保存完整的俐侎人歌舞、祭祀、服裝、飲食等傳統民風、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