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鳳慶老家,最有年味和年俗的食品是香腸和臘肉,一進臘月,便可見鄉間屋檐下掛著的一串串香腸和臘肉。
香腸得做“灌” ,先到市場上買小腸,然后回家用面粉、鹽反復漂洗,洗凈豬小腸后,還要挑選合適的肉和佐料,切碎,灌進小腸內。大部分人家挑選的是豬瘦肉,有添五花肉的,切成寸塊,根據各人喜好,拌進不同的佐料;有加五香粉、八角粉的;有加糯米以增加黏度便于切片的;有滴酒添香的;也有僅加進白糖和食鹽保鮮的。總之,各種不同配料的選擇,極大地豐富了香腸的品樣。春節,隨意走進鳳慶一戶人家,就會嘗到不同風味的香腸,這些農家手工腌制的不同風味的香腸,是任何現代化的流水線所生產的香腸望塵莫及的。香腸灌好,用細線繩扎成一節節一拃多長的短節,掛在房前屋檐下晾曬。這成了鳳慶鄉下臘月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