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一個可以傾心暢談的地方。因為她偏遠,她包容,你來了,轉個身就會發現新奇,就可能交到好友。旅程可能會結束,但在星空下敞開心扉,令人難忘。 臨滄,一個節慶活動很多的地方。亞洲微電影節、啤酒狂歡節、摸你黑狂歡節、水文化節、新米節、芒果節、青苗節、搭橋節、阿數瑟山歌會等等,在這里,你有很多理由給自己放假。 臨滄,一個藝術家的天然“隱居之所”。如果你“一路向西”到臨滄,就可以做秘境臨滄的居民。 臨滄,一個理想的“江湖”之地。這里淡定,包容,與世無爭,足以讓人忘記憂愁。
2020年,臨滄旅游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大臨鐵路、墨臨高速建成通車,市內多條高速加快建設,航空航班、航線新增,對外通達條件的改善,為大規模引客入臨奠定了良好基礎。為加快我市鄉村旅游新興目的地建設,加大旅游宣傳推廣力度,從游客角度出發,推出一條旅游精品線路——秘境佤山自駕之旅,讓游客通過自駕的方式玩轉臨滄。此條線路設計依托市內主要交通干線,突出臨滄民族文化、鄉村旅游、邊關風情等資源特色,通過旅游景區、鄉村旅游示范村等串聯起臨翔區、雙江自治縣、滄源自治縣、耿馬自治縣、永德縣、云縣等六縣(區)。
夏日來襲,作為中國的避暑小鎮,古墨村給人感覺始終是“清古幽幽”,聆聽泉水的叮咚,所有的煩擾情緒拋之腦后。專治“雜念”。 古墨最佳前往時間:每年5-7月份 地點:詩禮鄉古墨村境內 博尚?你不知道它叫曼萊湖 日出?鮮花?魚 吃什么:酸菜魚、水煮魚、斑點魚、油炸小白條……
慵懶:臨滄,一個讓人想“慵懶”的地方,陽光清爽,空氣清凈,狗狗們都在曬太陽,忙碌的人是可恥的,不如,和狗狗一起慵懶。 一抹陽光,一本書,一份心情,三五好友,足矣。 暢談:臨滄,一個可以無障礙暢談的地方,因為她偏遠,她包容,你來了,轉個身就會發現新奇,就有可能交到好友,旅程可能會結束,那在星空下的敞開心扉,卻將令人難忘。 遇見一個人便可以微笑,跨越千山與萬水。 寶地:臨滄,一方難得的“風水寶地”,旗山、南汀河將其山環水繞,讓幾乎所有的“家”都能“背山面水”。 某一日清晨,在臨滄城的陽光中醒來。 節日:臨滄,一個節與會很多的地方,為此,你有很多理由給自己放假。摸你黑狂歡節、水文化節、青苗節、搭橋節等等...
臨滄是一座神秘又低調的城市。很多人知道臨滄。但臨滄并不一定是你想象中的臨滄。 就算在云南人眼中,這座城市都是一個顯得非常神秘的地方。這里既洋溢著古老民族的奔放熱情,又浸潤著古樸鄉村的寧靜淡雅;這里幾乎涵蓋了亞熱帶的所有自然生態,又是擁有萬畝茶山的“天下茶倉”。 神秘與低調——是臨滄的面紗。撥開這層面紗,你將看到一個充滿魅力的、被嚴重低估的寶藏臨滄。
露營最開心的就是約上一大群好友,舉辦一個野味十足露營晚會。聽著烤肉在爐上滋滋作響,三五好友圍著篝火,談著吉他,唱著動人的民謠歌曲。第二天早起如果幸運還能遇見博尚水庫的霧,霧剛初上,似乳白色的薄紗,如夢、如幻、如詩、如畫,揮不走,扯不開,斬不斷,擋住了人們的視線,使人有種飄飄然乘云欲歸的感覺,那霧白得清澈,白得透明。微風吹拂,推著霧,一忽移動,一忽停滯,一忽凝聚,一忽散開,這世界仿佛是在幻覺中。
永德縣章太村的三株木蘭是1億年前白堊紀古木蘭的子遺,而木蘭被研究證明正是茶樹的始祖。? 各種奇茶樹生長在這片士地上。永德縣烏木龍鄉高優生態園里的這課茶樹高不到一米,樹冠直徑卻長到7米,據說枝條有9000多,被當地稱為“茶霸”。 作家阿城在《樹王》里描寫知識青年下鄉要砍樹王,當地人有畏懼、糾結和制止。直到今天,去臨滄任何一個山村,別說砍樹王,就算有人要走進作為童樹的古老大樹或童林中,村民們依舊會表現得情緒復雜,外人難以理解。但若對這種原始信仰有所了解,便會好奇、理解,然后尊重。
尋找古墨村,是一個夢幻般的過程。一路上青山如黛,白云悠悠,不知翻過了多少山,繞過了多少彎,我們的車從艷陽晴空的鳳慶城出發,駛入古墨時已是漆黑一片的滂沱雨夜。 走進古墨,你就如同走進了一幅潑墨山水畫,四個手指頭隨便搭個框,便是一幅動人的風景。 古墨村隸屬詩禮鄉。詩禮鄉,吟詩作對是鄉土的傳統習慣,知書達禮是長期的風氣,在路上遇到長者,是要側身讓行的。古墨村,因多有文墨之人而得名,清朝年間考取進士的有7人,現仍存有進士牌匾。得益于茶馬古道歷史文化的傳承,自古以來儒家文化就比較濃厚,古墨人慣用“文房四寶”,吟詩作對之風流傳至今。次日清晨,村里的空氣被昨晚那場雨浸潤得飽滿,深吸一口,身體由內而外地感受到沁涼清朗。眼前是一段白紗般的山巒,紋絲不動地浮于群山間。藏匿于海拔約1800米的大山里,古墨村常年云山霧罩,氣候溫和,即使是最熱的夏季,最高溫也不超過27C。而山雨是說來就來的,經常是一朵云飄了過來,借著風勢,豆子般撒下一把,然后陽光又懶洋洋地走了出來。
春天給臨滄帶來最大的愛撫是什么?是南汀河邊妖嬈纖細的柳枝,是永德大雪山熱情濃烈的馬櫻杜鵑花,還是茶園新芽吐出的露珠...... 外地的小伙伴看過來,未來了兩個月臨滄茶園是這樣的 這樣的 穿梭在這方青翠欲滴的天地里,時間似乎變得緩慢,沒有嘈雜的汽笛聲,沒有燈紅酒綠,有的只是純凈的藍天和清新的茶香……
地處瀾滄江畔,臨滄地理氣候得天獨厚,野生、半野生茶樹南起滄源縣糯良鄉,北至鳳慶縣詩禮鄉,分布在海拔1200米至2700米的七縣一區。每片地域都有各自的特點:野生古茶樹群落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勐庫野生茶樹群落和永德大雪山野生茶樹群落;而對茶葉栽培馴化歷史有重大影響的應首推云縣白鶯山古茶園、鳳慶香竹箐大茶樹、雙江冰島古茶園…民俗是這座城市的風情。23個少數民族構成了多元文化的臨滄,佤族的擂茶、燒茶;德昂族的腌茶;俐侎人的竹筒雷響茶;彝族的百抖茶;傣族的竹筒茶;回族的罐罐茶、八寶茶;拉祜族的烤茶;白族的三道茶…茶已經完全融入這些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里,在臨滄的美食中,有很多菜都有茶的參與,而在古老的信仰里,還有以茶葉作為圖騰的布朗族。他們以各自的民族特點,昭顯著這片土地的茶文化底蘊。
馬鞍山村位于臨滄鎮康縣北部,大部分屬山區、半山區。這里山清水秀、山連綿、峰巒疊障、云霧續繞、宛若仙境,因形似馬鞍而得名。馬鞍山全村現有茶葉面積6020畝,核心區大包包地面積302畝,涉及農戶42戶,茶葉加工一直傳承著古老的手工制茶工藝。馬鞍山古茶樹因地處低緯度、低海拔、空氣濕度高、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境內無任何工業污染源,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生態環境,加之沿襲至今的古法炮制,保留了茶葉的色綠、香高、味濃、回甘的特點,產出的馬鞍山茶葉具有湯色黃濃明亮、香氣持久、滋味濃厚鮮爽清香色綠、飲后回甘的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和茶葉收藏者的青睞和好評。
地處云南省西南部的臨滄市 ,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 ,和壯美的山川河湖。 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臨滄 ,一起去感受一下臨滄的“青綠”畫卷吧! 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生長著我國約60%的高等植物 ,和約2000萬公頃的天然原始林、天然次生林等 走進其中 茂盛的原始森林萬木崢嶸 ,蔥蘢蒼翠的山林間, 濃郁的綠意在眼前暈染開來 。在蒼茫的勐庫大雪山 ,綠樹蔥蘢的原始森林中 ,是大片的古茶樹群落。 重疊的茶樹為勐庫大雪山 ,染上了一抹青綠。